欢迎进入广东天宇环保有限公司官网

返回列表 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污水处理资讯

联系我们

咨询手机:137 1207 9099

Q Q: 3849836901

邮箱:13712079099@163.com

咨询电话:400 075 1989

地址:东莞市道滘镇厚德村五花小组林洲路

在线咨询在线咨询

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

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

  乡村振兴,生态宜居是关键;生态文明建设,水环境治理是基础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,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这一背景下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提升乡村生活品质、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,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凭借其高效、灵活、智能、低维护等优势,正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应用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。

  一、农村污水治理:乡村振兴的“必答题”

  长期以来,由于基础设施滞后、管网配套不足、治理模式单一,大量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,导致黑臭水体频现、土壤污染加剧、地下水安全受威胁,严重影响农民生活质量与乡村生态风貌。

  据生态环境部统计,我国仍有超过60%的行政村尚未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。污水横流、厕所异味、河道发黑,不仅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,也阻碍了乡村旅游、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发展。

  2021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,明确提出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优先治理人口集中、环境敏感区域”,并设定到2025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%以上的目标。这标志着农村污水治理已从“软任务”转变为“硬指标”,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  二、一体化设备:破解农村治污难题的“金钥匙”

  面对农村地区“分布散、水量小、运维难”的特点,传统集中式污水处理厂“大而重、投资高、管理难”的模式难以适用。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应运而生,以其“小而美、快而灵、稳而省”的特性,成为破解农村污水治理难题的“利器”。

  1. 建设快,适应性强

  一体化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在工厂预制、现场组装,施工周期短(通常7–15天),对地形、地质要求低,特别适合山区、丘陵、偏远村落等复杂环境。

  2. 工艺成熟,出水稳定

  集成A/O、A²/O、MBR(膜生物反应器)、MBBR(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)等先进工艺,出水水质稳定达到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一级A或地方农村排放标准,可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回用。

  3. 运维简便,适合农村实际

  设备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,支持远程监控、故障报警和无人值守运行,降低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。部分设备还可接入智慧平台,实现“一网统管”,提升管理效率。

  4. 投资省、能耗低、环境友好

  相比传统污水处理厂,一体化设备节省管网投资30%以上,单位处理能耗降低20%–40%,部分设备结合太阳能供电,实现绿色低碳运行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。

  三、生态与振兴双赢:一体化设备的多重价值

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不仅是技术装备,更是推动乡村生态、经济、社会协同发展的“绿色引擎”。

  1. 改善人居环境,提升村民幸福感

  通过消除黑臭水体、减少蚊蝇滋生、改善村容村貌,显著提升农民生活质量。浙江安吉、江苏宜兴等地的实践表明,污水治理后,村民满意度提升超80%,村庄吸引力显著增强。

  2. 保护水生态,筑牢生态安全屏障

  有效削减COD、氨氮、总磷等污染物排放,防止水体富营养化,保护河流、湖泊、湿地生态系统,为生物多样性恢复创造条件。

  3. 促进资源循环,助力绿色农业

  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农田灌溉、绿化浇洒或景观补水,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。每万吨中水回用可节约新鲜水资源约1万吨,减少农业取水压力。

  4. 赋能乡村旅游,激活乡村经济

  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发展民宿、农家乐、生态旅游的前提。云南大理、广西阳朔等地在实施污水治理后,乡村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%以上,真正实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

  四、典型案例:一体化设备点亮美丽乡村

  浙江德清县:推行“一村一站”模式,累计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600余座,实现行政村全覆盖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8%,获评“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”。

  四川阿坝州:在高海拔藏区采用耐寒型一体化MBR设备,解决冬季运行难题,保障牧民聚居区污水达标排放,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。

  山东寿光:将一体化设备与蔬菜大棚种植结合,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灌溉,既节水又减污,打造“生态农业+环境治理”融合样板。

  五、未来展望:从“建起来”到“用得好”

  尽管一体化设备已在全国广泛推广,但要实现长效运行,仍需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:

  科学规划,分类施策:根据村庄类型、人口规模、排水去向合理选型,避免“一刀切”;

  健全运维机制:建立“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、村民共治”的运维体系,确保“建管一体”;

  推动技术创新:研发低能耗、耐低温、智能化的新型设备,提升适应性;

  强化政策支持:加大财政补贴、技术培训和标准体系建设,引导行业健康发展。

  六、结语

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不仅是治理污水的“工具”,更是连接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“桥梁”。它让曾经污水横流的村庄焕发新生,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农民的“幸福靠山”。面向未来,随着技术进步、政策完善和群众环保意识提升,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在广袤乡村持续“生根发芽”,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、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贡献坚实力量。